特朗普已下定决心,要拿印度来“立威”,莫迪政府只剩一天时间考虑,是否中断印俄能源往来。那么,印度强力回击美国关税威胁后,特朗普又下达了怎样的“最后通牒”?对此,印俄两国分别作何反应?
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宣布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%的高额关税,曾经私交甚笃的美印同盟,开始围绕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,上演施压与反制的戏码。当地时间8月5日,特朗普正式发布了对印度的“最后通牒”——美国将在“24小时内”大幅提高对印度商品征收的关税,以抗议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。
有分析指出,促使特朗普政府下定决心对印度出手的,大概是印度外交部日前发布的一份措辞犀利的声明。声明中称,鉴于美方的做法“既不公正也不合理”,印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。同时,印方也坚决反对欧美国家“沉迷于”与俄罗斯做生意,却不许印度从俄罗斯购进低价石油的行为。
白宫意图给印度扣上“为俄提供经济支持”的帽子,印方不仅不妥协,还亮出证据,反控美国跟欧盟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”。这一挑战美国关税霸权,妨碍其进一步对俄施压的举动,显然是特朗普政府不能接受的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特朗普公然抗议印度购买俄油,并且只给莫迪一天时间考虑要不要终止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,也是在拿印度“立威”,警告俄罗斯以及那些购买俄油的国家。
展开剩余61%有分析认为,特朗普对印度收重税的可能性的确存在,因为印度缺乏反制美国的强力手段,很难在关税战中占据上风。而俄罗斯并没有理会美方此前发出的“最后通牒”,还在乌东地区推进战线。此时,美方完全可以通过极限施压印度,延缓俄军的进攻步伐,同时遏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业发展。
但问题在于,莫迪政府真的会因为美国发布“最后通牒”而服软吗?考虑到印度难以承受不买俄罗斯石油的代价,有分析称,即便美国如期上调关税税率,后者服软的可能性也不大。正如印度外交部所说,印俄能源贸易只是全球市场形势所迫的一种必要措施,旨在确保印度消费者承担得起能源成本。换言之,近九成原油供应都依赖进口的印度,是不太可能放弃俄油。因为这只会增加额外开支,并对印度国内产业发展造成阻碍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印度不想在后续的关税谈判中对美国予取予求。资料显示,公布印度商品输美税率后不久,特朗普就宣布与巴基斯坦达成历史性协议,合作开发巴基斯坦境内石油。此举被认为是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一种“报复”,旨在逼迫印方开放本国农产品市场,以及在后续关税谈判中做出让步。为保障印度经济发展,也为了不被美国进一步威胁,莫迪政府有必要对美“示强”,以此争取谈判主动权。
值得一提的是,针对美国横加干涉印俄能源合作一事,莫斯科方面已经发出警告。克里姆林宫表示,“主权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贸易伙伴”,“迫使各国断绝与俄罗斯贸易关系”是不正当的行为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旦美国执意对印度加税,阻碍俄罗斯石油出口,不排除俄方也将反制美国的可能。
发布于:安徽省
